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健康

心理干部专业素养提升工作坊(第六期)| 常见精神疾病的表现与识别

作者: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发文单位:东莞城市学院学生部 浏览次数:624 更新时间:2024-12-12 20:26:55

2024年1212日下午,第六期心理干部专业素养提升工作坊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三楼招聘就业大厅开展。此次培训由学生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邹晓伟老师主讲,主题为常见精神疾病的表现与识别


首先,邹老师就双相情感障碍进行了讲解。双相情感障碍也称之为躁郁症,其指临床上既有躁狂,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躁郁症在早期很容易被误诊为抑郁症,因此对此病症的识别更值得我们加以关注。在这个板块中,邹老师拿正弦曲线图来做例子,在一个周期内躁郁症患者的情绪变化具有频率高、波动大的特点。随后邹老师分别从抑郁发作与躁狂发作来向大家介绍双相情感障碍临床分型的三个种类,分别为I型,II型与环性心境障碍。同时也向大家强调了躁狂、轻躁狂、抑郁发作符合诊断标准的持续时间,以便心理干部们更精确的区分三个分型的症状与表现,让大家迈出了认识双相情感障碍的第一步。

在双相情感障碍后,邹老师对失眠障碍展开了科普。失眠障碍是睡眠障碍的一种。失眠障碍具体表现为频繁而持久的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困难,它会导致睡眠满意度不足,进而影响日间社会功能。邹老师讲述了两种失眠障碍,分别是觉醒时相提前障碍和觉醒时相延迟障碍,两者的睡眠与苏醒波动约两小时。二者通俗易懂,其概括为“早睡早醒”和“晚睡晚醒”,恰似老年人与当代青少年的作息概况。其中失眠障碍常伴随着全身疲惫、精力不支、焦虑不安、注意力下降或记忆障碍等症状,其症状影响着我们的日间生活状态和社交功能。失眠障碍无时不刻可能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而在症状表现与识别之后该如何实践于生活,便是邹老师呼吁心理干部关注自身睡眠状态,通过规范生活节律来通往健康的未尽之路。

强迫症是一种以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强迫行为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疾病。邹老师说到,强迫症患者所面临的却是有强烈的违背意愿却又无法摆脱,继而产生焦虑与痛苦乃至影响正常生活的困局。邹老师在阐述强迫症患者时围绕了“识别”与“自知力”两个方面,大部分的强迫症患者会极度重视数字、动作、检查与清洁,而这些便是患者对于潜意识进行的一种暗示,一种由自我营造的秩序感、安全感与确定感之下,从而缓解潜意识中的恐怖情绪的途径。通过影片《温暖的抱抱》,心理干部们深入了解强迫症患者的生活与心理状态,同时伴随在邹老师的举例下,也让我们脱下有色眼镜的束缚去真正认识强迫症患者的苦楚及需求。正视疾病本身,才能给患者带来真正的一份平等。

在本次常见精神疾病的介绍中,三者涵盖两个共通点,其一是患者基本能有自知力识别自己的患病情况,其二是疾病本身都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情绪痛苦与社会功能下降。

通过本次工作坊,心理干部们深入学习了常见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拓宽了心理学专业视野。希望心理干部们以自身为出发点,关注自身心理健康、传播心理科普知识,共筑温馨、暖心与安心的校园,将如萤火微光点亮身边的同学。

版权所有@东莞城市学院学生部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大道文昌路1号 邮编:523000 技术支持:易米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