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健康

【心理微科普】让春天的阳光照进我们心里

作者:学生处心理教育与咨询中心 发文单位:东莞城市学院学生处 浏览次数:397 更新时间:2024-03-19 12:38:44

【心理微科普】让春天的阳光照进我们心里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却是各种心理问题的高发期。这可能与我们的常识有些偏差,但研究结果确实显示:春夏发生的心理问题数量超过秋冬。



 

巴西的一个研究团队将过去几十年来关于自杀时间的研究做了元分析,在19篇研究季节规律的文献里,有15篇都认为春季为一年的峰值。(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suicide mortality: A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Volume 228,2018, Pages 132-142)

 

为什么会如此呢?原因众说纷纭,综合起来,可能有以下的因素: 

 

1、春天的状态其实比冬天好

冬天的确是很抑郁的,甚至可能是最抑郁的,但是人在抑郁最严重的时候,是没有太多的意志力和行动力去做出一些让别人能看到的异常行为的。到了春天,天气变暖和了,人有了一些活力和精神,从而可以将脑海中的想法付诸实践,所以春天抑郁的症状更容易表现出来。但是,别害怕,如果在春天觉得比冬天更抑郁,一定要告诉自己,这是在好转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告诉自己“我正在好转”!当发现自我调节有些困难时,可以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2、期待和解释不匹配

如果一个人在冬天感到抑郁,他的社会心理压力会更小。天气寒冷的时候,大家都不太爱出门,因此会给自己的抑郁情绪找一个正当的原因:不是我出了问题,只是天气不好。如果不愿意参加活动,也可以解释说天气太冷的缘故,别人也容易接受。

但是到了春天,一切都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只有自己郁郁寡欢,会形成比较大的反差,从而增加人的自我责备与自我否定:“都是我不好,都是我的错”。再加上白昼时间变长,社交活动变多,更容易让失意的人觉察到自己的格格不入。

 

3、天气变化

春季气温回升,人体内分泌和新陈代谢的速度加快,造成内环境的改变,影响内分泌系统,激素水平的激烈变化会引起情绪的变化。

传统中医认为,春季阳气升发,在体合肝,而肝阳的功能是“主升发”、“疏泄”、“温煦”,因此,若升发不及则易出现精神萎靡、心情抑郁、情绪低落、头昏目眩的症状;若疏泄不及则会出现饥不欲食、腹胀气壅、纳呆的症状;若温煦不及则“精不养神”,出现形寒肢冷、胁痛腹痛、四肢麻木、动作迟缓、精神恍惚、失眠多梦的症状。现代医学认为春天气压较低, 空气中含氧量较低,而耗氧量占人体耗氧量20%的大脑极其敏感,所以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心烦意乱、不安躁动等症状。

尤其是广东的春天,气温变化过快,人体难以适应和调节,对于一些敏感型的体质,可能更容易造成情绪困扰。

 

怎样缓解季节变换带来的情绪低落呢?

 

1、多晒太阳

多晒太阳会抑制褪黑素分泌,激发兴奋中枢的激素分泌,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抑郁症发生或减轻抑郁症状。同时,通过晒太阳可以刺激多巴胺和5-羟色胺等分泌,激活大脑,使人体兴奋快乐,从而改善抑郁发作时人体心境不舒畅和不愉快的表现。

 

2、及时疏导压力,保持稳定的情绪

及时疏导并自我调节心理压力,多与他人交流,适当参加群体活动。当出现低落情绪时,要克服惰性,减少独处的时间,找亲人朋友诉说倾诉,或多出门走走,感受一下环境的变化,融入到春天去,可以避免自己陷入萎靡、绝望的心境中,让大脑活跃起来。

 

3、坚持体育运动

运动可以让人的大脑分泌出内啡肽,它是我们的神经系统为了应对疼痛或压力而自然产生的化学物质,可以改善情绪。一般来说,在中等运动强度过程中,我们的心率会保持在最大心率的70% ~ 80%,而这样的心率区间也是提升内啡肽水平的关键。在一天的工作和学习结束后,进行30分钟的有氧运动能够明显的舒缓由于工作/学习造成的紧张情绪,会让你感觉更好。慢跑、游泳、散步都是很好的选择,试着每周锻炼3-5次,坚持10-12周,就会发现情绪明显改善。

 

4、保证充足睡眠

很多临床案例表明,充足的睡眠可以减少精神类疾病的发生,缓解患者病情,而睡眠不好则是促使精神类疾病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5、坚持服药

对于有精神病史或者正在服药治疗的病人来说,应遵照医嘱按时服药,并根据具体情况,咨询医生是否加大服药用量;对于因季节变化而有规律性复发的病人来说,应提前与医生沟通,提前进行药物剂量的调整。



 

让春天的阳光能够真正照进我们的心里,扫除寒冷与阴霾,看到希望的光。

版权所有@东莞城市学院学生部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大道文昌路1号 邮编:523000 技术支持:易米科技